新闻动态

1959年,杨尚奎夫人第一次见毛主席,不料毛主席说:你的名字不好
发布日期:2025-04-13 13:54    点击次数:157

步入暮年,历经沧桑的水静同志,作为杨尚奎的夫人,终于迎来了含饴弄孙、尽享家庭温馨的时光。

她搂着小孙子聊起中国历史上最了不起的人物时,小家伙突然好奇地问:“毛主席长啥样?”这句话刚说完,毛主席的形象立刻在她心里清晰起来。

但她脑海中浮现的,并非那位在天安门城楼上接受万众欢呼的领袖形象,而是那个穿着旧印度绸衬衣、脚踩布鞋,面带笑容、平易近人的毛泽东。

水静初次见到毛主席时,他就是这么朴实无华。

1929年,水静在安徽长江北边的一个小地方呱呱坠地。她爹水铸清经营着一家米铺,靠着这份生意养家糊口,日子过得不算穷,但也谈不上多有钱。

水静家共有四个女孩,她是最小的那个,父母特别疼爱她。正是这份偏爱,让她在战乱频仍的岁月里还能继续读书。

在抗战年代,水静的老家处于一个复杂的政治地带,国民党和日本鬼子轮番来犯,但最活跃的要数共产党领导的新四军。新四军在当地扎下了根,水静从小就经常接触到他们的宣传活动,在这样环境中长大,她慢慢对共产党产生了深厚的感情。

1944年,年仅15岁的水静毫不犹豫地投身革命事业,经过两年的锻炼和考验,她光荣地成为了一名中国共产党党员。

在解放战争时期,水静先是离开安徽前往山东,接着又奔赴辽东,投身东北战场的激烈战斗。辽沈战役于1948年胜利结束后,她跟随部队一路南下,来到江西,最终见证了新中国的诞生。

水静回忆道:“我小时候梳着两条小辫子,那时毛泽东的名字就已经响彻中国。投身革命后,他成了我最敬仰、最崇拜的伟大领袖。”

水静年轻时最大的梦想就是能亲眼见到毛主席,可当这一天真的来临时,她却紧张得心怦怦直跳,完全出乎自己的意料。

1959年,水静和丈夫杨尚奎一起去了上海。他们此行的目的是参加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,之后还出席了中国共产党八届七中全会。

这次会议氛围很放松,每天晚上安排了电影、戏剧、舞会等娱乐项目。毛主席几乎每次舞会都会参加,杨尚奎和水静也热衷于跳舞,所以水静总能在舞会上见到毛主席。

水静总算亲眼见到了毛主席,可她还是觉得不够,心里盼着能离主席再近点儿,最好还能跟他说上几句话。

水静的小算盘被身旁的陈正人看穿了,他打算帮水静实现心愿。一次晚宴上,陈正人拉着水静的胳膊就朝毛主席那边走,说:"来,去跟毛主席打个招呼。"水静还没回过神,就已经站在了毛主席面前。

这些日子,毛主席一直忙于工作,没空去了解各位领导的家人情况。所以,尽管他见过水静好几回,却不知道她其实是杨尚奎的妻子。

看到陈正人带着水静走近,毛主席好奇地问道:“这位是谁?”陈正人赶忙回答:“主席,这是水静同志,她是杨尚奎同志的爱人。”

毛主席亲切地握住水静的手,热情地招呼她坐在自己身旁,开始轻松地交谈。毛主席了解到杨尚奎是江西人,便兴致勃勃地聊起江西人和湖南人之间的亲戚关系,解释说湖南人习惯称呼江西人为"老表"。

水静站在那儿,耳朵竖得老高,心里既兴奋又不安,好一阵子都没吭声。毛主席似乎察觉到了她的不自在,便主动开口问道:“你老家是哪儿的?”水静答道:“我来自安徽。”

“你现在成了江西媳妇,就是咱们的老表了!”毛主席乐呵呵地说道。这一句简单的话,让水静心里暖洋洋的,感受到了主席的平易近人。

接着,毛主席和水静聊了些别的事情。不过,当听说她的本名就是“水静”时,毛主席显得很惊讶。他回想了一下,觉得自己好像从没遇到过姓“水”的人。

毛主席对这个少见的姓氏印象深刻,从此记住了水静,还经常向别人提起她。

在一次舞会上,水静刚到现场,毛主席就把她叫到身旁,对周围的文工团员们说:“你们知道她姓什么吗?给你们个提示,她的姓是五行之一,金木水火土中的一个。”

一些文艺兵最先想到的是“金”姓,觉得这个姓挺普遍的,可毛主席表示不是。接着有人猜“木”姓,毛主席乐了,说:“这更离谱了,哪儿有姓木的人。”

毛主席见大家都没猜中,便笑着说:“她姓水,是不是很意外?我也是第一次听说这个姓氏,不过在《百家姓》里确实有记载,就在‘柏水窦章'那一句。”

水静万万没想到,毛主席居然是因为她的姓才记住了她。更让她意外的是,毛主席还从她的名字谈到了辩证法的道理。

经过几次见面,水静在毛主席面前逐渐放开了,不再像最初那样拘谨。不过,和毛主席交谈时,除了感到无比荣幸和自豪,她还是有些紧张,毕竟毛主席的学识实在太过深厚了。

毛主席一提问,水静就紧张得不行,生怕自己答不上来或说错了。可让人意外的是,毛主席好像能看透她的心思,从来不和她讨论政治话题或历史大事,反而总爱聊些生活琐事或者有趣的故事。

水静慢慢放下了心中的紧张,变得越来越自信,脑子也转得更快了。

有一回,毛主席又跟水静逗趣说:"你为啥叫水静?这名字不太妥当。"水静挺纳闷,自己的名字哪儿不对劲了?只听毛主席解释道:"这跟辩证法相违背,水是流动的,哪能说静?你瞧瞧,大海浪涛汹涌,江河奔腾不息,哪有一处是静止的?"

水静立刻回应道:“主席,水也有安静的时候。您看,苏联不是有本小说,名字就叫《静静的顿河》吗?”

毛主席略作思索后答道:“确实如你所言,要是没有大风大浪,西湖的湖面就会显得特别宁静。”

水静好像一下子来了兴致,滔滔不绝地说起来:"您写的《矛盾论》里讲,有动就有静,动和静是相互对立的统一体。这么看来,我取这个名字完全符合辩证法,您说是不是?"

毛主席和周围的同事们听了都忍不住笑了,毛主席开心地说:“你还挺能说的嘛!”

水静的姓背后还有个小插曲,挺有意思的。

水静和李先念的夫人林佳楣、曾希圣的夫人余叔相处得特别融洽,大概是因为她们年纪差不多,又有着相似的爱好。她们三个常常凑在一块儿,有说有笑,气氛总是很热闹。

那天,水静和两位闺蜜正靠在一块儿闲聊,恰巧碰上了迎面而来的毛主席。主席停下来和她们寒暄了几句,瞧见三人亲热的样子,便打趣地问道:“你们仨这么要好,晓得是为啥不?”

水静、余叔和林佳楣三个人互相看了看,谁也不知道该怎么接话。这时毛主席笑着说:“你们三个,一个是水,一个是鱼,还有两个是树。鱼离不开水,树也离不开水,所以你们注定是分不开的。”

听了毛主席的话,水静他们三个顿时明白过来,全都高兴得笑出了声。

这一年,水静还帮毛主席完成了一个重要任务,就是安排他与贺子珍见面。贺子珍是毛主席在井冈山时期的伴侣,自从1937年去了苏联后,两人就再也没能相聚。得知贺子珍在南昌休养的消息后,毛主席决定要和她见上一面。

反复考虑后,毛主席安排水静去南昌接贺子珍到庐山。水静并不清楚主席与贺子珍谈话的具体内容,但看到会面后毛主席神情落寞,显然这次见面触动了主席内心深处痛苦的回忆。

在那段岁月里,水静经常与毛主席见面,她亲眼目睹了他在不同阶段的情绪变化和人生起伏。在她看来,毛主席不再是高高在上的“神”,而是一个有着喜怒哀乐、悲欢离合的普通人。正是这种平凡的情感,反而让他显得更加伟大。

参考来源:

水静撰写的《特别的友情——一位省委书记夫人的回忆录》由中央文献出版社于2005年3月首次出版发行。

水静和危春勇在2014年第六期《各界》杂志上撰文,称自己亲眼见证了毛泽东与贺子珍在庐山的重逢。



相关资讯